探寻长征足迹 庚续初心使命
--贵州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2023年4月16日,在南通市物业管理协会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来到了祖国西南的革命老区贵州省,开始了“探寻长征足迹 庚续初心使命”革命传统教育的旅程,这次红色旅程,不单单是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更多的是感慨和收获。
跟随革命的脚步,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爱国民主人士1200余人。爱国将领杨虎城、著名学者马寅初就曾被关押于此。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见到集中营里一面面土灰色的围墙、一座座深黑色的瞭望塔、一个个若隐若现的弹孔,当听到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自幼在息烽集中营里受尽折磨仍不忘学习读书的经历时,大家心情都分外地沉重。在集中营展馆内,解说员向我们介绍了“吃汽水”、“坐飞机”、“点天灯”、“车轮战”、“披麻戴孝”等残酷刑罚手段,在她的描述下,我们的眼前呈现出了一副“血流成河”的场面,在这样残忍血腥的刑罚下,革命者宁死不屈,用他们顽强的生命去抗击那反动的屠刀,用他们的坚强意志去表达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息烽集中营有一处叫“猫洞”的天然岩溶洞,当我们走到阴森、潮湿、黑暗的“猫洞”时,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了压迫感,“猫洞”是那段时期对国民党口中的“政治犯”严刑拷打的地方,洞中施用的毒刑达12种之多,杀害的人就地掩埋,在洞中严刑逼供,受刑者即使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洞外一点也听不见,在解放后的一次发掘中,还挖出了一堆白骨,有的白骨还铐着手链脚镣,场景十分恐怖。看到这人间地狱,我们不仅思考:当时被关押的革命烈士是有着怎样的信仰,才能挺得过这种苦难和煎熬?
息烽集中营设立八年期间,所有被关押人员在“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领导下,坚定信念,坚守初心,用坚强意志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没有一个变节者。息烽集中营不仅是国民党反动当局设置的人间地狱,更是铮铮铁骨的共产党和爱国志士们坚持真理、追求理想、奋起反抗的特殊战场。遥想当年先烈们的痛苦与不屈,缅怀革命先烈,深知革命成功与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为烈士们献花,并在《忠魂曲》群雕广场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感悟入党初心。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地处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茅台镇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中“三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中央红军在茅台镇三渡赤水,是继前两次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被迫一渡赤水河、二渡赤水河之后的带有战略性的主动转移。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展馆通过生动还原战斗场景、历史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向我们再现了80多年前革命先辈艰难困苦的光辉岁月,大家不时驻足凝视,细细品味,感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站在茅台渡口,闻着酒厂加工酱酒的甜香,看着奔腾不息的赤河水,听着波浪轻拍河岸的涛声,仿佛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的艰辛。仰望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感悟长征精神,参加本次学习的同事王媛媛说:“今天有幸来到茅台镇参观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了解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这历史,踏上红军桥,仿佛看见了红军当时打仗的场景,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最后我们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来到遵义会议会址。我们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康克清、刘伯承等的办公室兼住室。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办公学习,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利前进的道路。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毛泽东同志的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也因此被称为“转折之城”。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浏览图片资料,重温革命历史,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奋进的力量,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面对一幕幕悲壮的历史画卷,大家纷纷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
此次贵州之行,红色之旅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祖国的强盛崛起,今天和平、和谐、和乐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牢牢记住历史,牢记初心使命,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拥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我们将会把这次红色之旅当作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用崭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以一己之力持续为物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